虛實交織
科技互動創新體驗

當電影情節在生活現實中上演,我們扮演什麼角色?無論是虛擬世界或實體生活在科技運算下交織出新的舞曲……且看如何跨越界限,互動再啟,創造新的體驗!

突破想像 耳機設計無極限

從有線的耳罩式耳機、耳塞式耳機、無線耳機、電競專用耳機,至真無線藍牙耳機推出時,或許會覺得耳機的設計應已到了一個極致化,卻沒想到還可以更突破眾人的想像!像以製作旋風分離式家電設備的科技品牌Dyson,也推出品牌首款空氣淨化降噪耳機Dyson Zone,並已在2023年8月底在台灣以NT$28,900元開賣。

Dyson Zone》提供淨化空氣與身歷其境音質

從外觀看起來,Dyson Zone像是耳機結合可拆式口罩型空氣清淨機的產品,但資料顯示,這是Dyson歷時6年時間研發的成果,其功能在於能同時解決城市中的噪音與空氣汙染問題。採自家研發的可拆卸式口罩型空氣清淨機,搭載具備靜電濾網及含鉀、碳的過濾器,以兩段式密封過濾系統,能去除空氣中99%小至PM0.1的超細微粒有害物,而內部感應監測器也能依據活動頻率自動調節氣流量,確保隨時吸到清淨舒適的空氣,並採用非接觸式面罩,避免臉部的壓迫不適感。

在耳機功能上,Dyson Zone更不馬虎,包括內建獨家訂製的40mm揚聲驅動器,能提供6~21,000Hz音頻範圍,帶來0.08%極低失真率,藉此創造出極致清晰的低、中、高音,享受高傳真的細膩音響效果之。此外,還能在主動降噪模式下營造沉浸感,透過8組主動降噪麥克風,監測周邊噪音達每秒384,000次,降噪效果最高可達40分貝,能有效屏蔽外界噪音。另配備兩個額外的麥克風,用於電話和音訊系統。若只有耳機,看起來科技感十足且新潮,但若全部穿戴起來,則像是電影《蝙蝠俠》的宿敵班恩,行走在外時可能需要一點勇氣!

Shokz OpenFit》耳傳導式不入耳藍牙耳機

當市面上真無線藍牙耳機氾濫,但運動時又怕容易掉落,相較之下,不用塞進耳道中就能聆聽音樂的耳傳導式藍牙耳機就深受運動族的喜愛。深耕骨傳導領域十多年的運動耳機品牌Shokz,2023年推出全新的「不入耳式」藍牙耳機OpenFit,迥異於骨傳導耳機常見的繞頸式設計,改為左右耳分離的耳掛造型,單耳重量僅8.3g,戴起來輕盈且穩固,即使不運動,戴在耳上也顯現時髦!

Shokz OpenFit創新以開放式氣傳導設計,無需將耳機塞入耳道也能清楚地聽到音樂、感知到環境音。

而且Shokz OpenFit為解決耳傳導耳機容易有漏音問題,創新以開放式氣傳導設計,採用不進入耳道的開放式發聲單元與DirectPitch定向聲場技術,無需將耳機塞入耳道也能清楚地聽到音樂、感知到環境音,在高音量下亦不會有震動感產生。另外更採用AI通話降噪、IP54防水防塵,以及28小時總續航力等性能。目前推出黑白兩色可供挑選,價格NT$6,490元。不過,雖不入耳且戴起來舒適,但音樂放太大聲也一樣使聽力受損,使用時仍需多加注意。

Shokz 2023年推出全新「不入耳式」藍牙耳機OpenFit,改為左右耳分離的耳掛造型。

VR動態捕捉裝置 

親民使用受青睞

只要愛看電影或動漫,應該對「動態捕捉裝置」(Motion capture)一點也不會陌生,像是《阿凡達》(Avatar)、《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等都是應用這樣的技術拍出來的。隨著元宇宙的浪潮展開,原本動輒上百萬元成本的光學式動態捕捉裝置,隨著動態捕捉裝置通過裝在人體的感測器來捕捉動作慣性,因為其採集更精確、成本更低廉、使用更便捷的原因,而深受動畫製作、步態分析、生物力學、人機工程、虛擬主播等的服務領域青睞而成為發燒產品,最著名的有Xsens MVN Animate、Perception Neuron 3感測器、Sony近期所發布的便攜式動態捕捉裝置「Mocopi」等。

Xsens MVN Animate、Perception Neuron》使用不受氣候影響

由荷蘭Movella公司開發的Xsens MVN Animate動作捕捉系統來說,是運用17個無線跟蹤感測器,以綁戴方式安裝在身上,與主要3D軟件包採無縫協作方式,並可移至戶外使用,並不受氣候影響,且同時支持多人動作捕捉,若搭配Manus VR手套更可支援手掌、手指關節等更細膩的動作捕捉。

此外,這款系統宣稱在所有場景中抵抗磁性干擾,可解決過去慣性動態捕捉系統在雙腳同時離地、跳躍、爬樓等動作產生的資料飄移問題,提供高質量的動態捕捉數據,因此深受遊戲、電影、動畫和現場娛樂平台的喜愛,著名作品有《X戰警:黑鳳凰》(Dark Phoenix)、《地獄之刃》(Hellblad)和《黑豹》(Black Panther)等。

Xsens MVN近期更考量虛擬直播主的需求,推出Awinda starter版本,所有設備都一致,唯有無線接收距離由50公尺縮小至20公尺,價格為美金4,590元(折合新台幣約15,000元)。

另外,由中國大陸廠商NORROM推出的Perception Neuron 3入門款,重量僅為4克左右,大小約與一枚一元錢硬幣大小差不多,也是透過全身17個節點的慣性無線感測器,通過穿戴綁帶或者選配的動捕壓縮服的形式固定在使用者全身,以取得數據。最著名的案例,則是世界著名的日本花樣滑冰選手羽生結弦用它完成了在早稻田大學有關花樣滑冰應用的畢業論文,目前官方售價約新台幣16,000元左右。

中國大陸廠商NORROM推出的Perception Neuron 3入門款,重量僅為4克左右。

Sony Mocopi》輕鬆變身VTuber

與Xsens MVN Animate或Perception Neuron相比,Sony推出的「Mocopi」就更顯得平價及親民化。首先它是由6個鈕扣大小、重量為8g的跟蹤感測器和專用的App組成,售價為49,500日元(折合新台幣約2,610元)。無需計算機即可工作,在室外也能使用。平時,Mocopi會放置在具有充電功能的專用盒裡,有需要時才拿出來,以綁帶方式配戴在頭、手足、腰等部位上。然後Mocopi可以完成將全身動作傳至VR中的「完全追蹤」(Full Tracking),且使用時間可長達10小時,就算是到戶外拍虛擬化身的外景也能輕鬆實現。不過,由於感測器數量較少,Mocopi的動捕效果也可能略打折扣,但對於Vtuber、虛擬主播來說,Mocopi或許就足夠了。也說不定哪天,我們會看到用這裝置拍攝出叫好又賣座的虛擬大片。

Sony Mocopi使用時間可長達10小時,就算是到戶外拍虛擬化身的外景也能輕鬆實現。

貼合生活 

機器人服務應用更廣泛

不知是否受到全球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於2022年底展示自家設計的人型機器人Optimus的影響,促使2023年各家都陸續推出最新的人型、類人型,甚至服務型機器人。像是全球最大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就出現可為自家電子車充電、幫忙提包包或為你泡杯香醇咖啡等各式機器人;而在剛落幕的世界機器人大會(World Robot Conference, WRC)上,更出現許多擬真機器人,吸引許多目光。

根據Statista預測,2023至2028年機器人市場收入,預計將以3.83%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其中成長最快的前五名機器人類型,依序分別為:教育機器人24.8%、娛樂機器人21.3%、服務機器人18.4%、醫療保健機器人17.8%、家用機器人16.8%,可見其市場商機蓬勃發展,吸引各家廠商紛紛投入。

人型機器人》主在照護及搬運工作

無論是教育、娛樂或醫療保健,甚至家用市場,人型機器人相較之下較受歡迎,且動作也更趨成熟順暢。像在CES上,來自Halodi Robotics名為「Eve」的人型機器人,是首個融合合成纖維線程,以及輕質、低速、高扭矩電機,搭配Ansys軟體運算協助的機器人,其在運作時可視情況提供足夠的動力來搬運重物,同時力道也足夠輕柔,能將3C產品如筆電、重要文件或易碎品交給人類,可應用在家庭搬運工作、醫院接送病人的照護工作等工作。

台灣Aeolus推出AEO機器人,可執行保安、送貨、居家老人護理和紫外線殺菌消毒等工作。

另外,像在WRC亮相的「Unitree H1」類人型機器人,則高1.8公尺、重47公斤、配備激光雷達,而且移動速度每秒超過1.5公尺,可協助居家的搬運工作。從影片上來看,這款瘦長的未來機器人還可以感知到人類抬起腳的意圖後,提前稍微閃避。

「Unitree H1」類人型機器人,可以感知到人類抬起腳的意圖後,提前稍微閃避。

而總部在台灣的Aeolus推出多功能型的「AEO」類人型機器人,主要功能在雙臂及移動,有一個像人一樣的頭部,螢幕上有兩隻數位眼睛,可以執行包括保安、送貨、老人護理和紫外線殺菌消毒、開門、拾取物體和乘坐電梯。AEO雙臂有7個自由度,可以用一隻手臂進行輸送或消毒,而另一隻手臂可以自由執行操作電梯和開門等任務;且雙臂可以舉起8磅重的物品,但舉手投足夠輕柔,可以握住手機而不會掉落或被機械機器人手臂壓碎。同時AEO還可透過姿勢判斷某人是否需要幫助而提供協助。

「Eve」人型機器人,除了可搬運重物,同時力道也足夠輕柔,能將易碎品交給人類。

服務型機器人》應用範圍廣

至於其他服務型機器人,則型態更多樣化,例如幫忙自動消毒、取物、點菜等等,幾乎現在均可在餐廳或大型賣場中見到。不過在CES裡,由Richtech Robotics公司推出的咖啡師「Adam」機器人,長相如同動畫影集《大英雄天團》裡的「杯麵」(Baymax),可透過觸控螢幕讓人點選飲料,如咖啡、雞尾酒或珍珠奶茶,重點是透過雲端食譜計算,它不僅可讓飲料完美無缺,也永遠不會把咖啡或奶茶燒焦。

另外還有來自韓國新創公司Evar推出的「Parky」迷你自動充電站機器人,對電動車的消費者來說可真是一大福音,因為萬一車沒電時,小機器人會透過無線通信找到車子並主動為它充電,不必再為有限的充電站而憂慮。

|text Emily Lee |photo Dyson、Shokz、Movella、NORROM、Sony、Halodi Robotics、Aeolus、WRC